近年来,漳州市长泰区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立足区域实际,以法治化、专业化、数字化为引领,积极构建“仲裁+”多元解纷机制,推动劳动争议处理从“单兵作战”向“多元共治”转变,从“传统跑腿”向“云端解纷”升级,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提升“服务力”
法治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开展“精准滴灌”式普法,针对涉台企业、餐饮及民宿协会等不同行业特点定制专属普法计划。设立“重点企业名单”,组织青年仲裁员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围绕劳动合同签订、加班工资计算等常见问题宣讲,今年已开展活动25次,覆盖企业超150家。同时,建立用工预警机制,通过服务前置、端口前移,为争议多发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和个性化指导,赋能企业自主预防劳动争议,帮助企业化解潜在纠纷,实现源头治理,推动区域内企业的规范用工。开辟涉企劳动争议“绿色通道”,实行快立、快调、快审,有效降低企业诉讼成本,这套“预防+快处”的组合拳,有效保障了区域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获得广泛认可。
提升“协同力”
多元共治化解矛盾精准高效
推动仲裁服务向基层延伸,依托乡镇综治中心设立仲裁服务站点,打造“综治网格+仲裁驿站”模式,由仲裁员联合网格员、调解员组成团队,实现简易纠纷就地化解,涉企案件调解成功率达80%以上。深化“裁审衔接”机制,召开案例研讨会,统一法律适用标准,2023年以来长泰区兴泰法庭起诉率下降约30%。在全市率先引入“检察支持仲裁”机制,通过检察建议书加强程序监督,并对农民工、女职工等弱势群体启动支持仲裁程序。联合总工会设立“新就业形态暖心驿站”,为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提供宣传引导、政策咨询、权益投诉等环节的全链条劳动争议服务,打通从预防、取证到调解、仲裁的全流程,切实维护新业态从业人员的核心权益。
提升“智治力”
数字赋能仲裁维权便捷透明
创新建立劳动争议风险预警机制,整合劳动监察、社保、工伤、仲裁等内部数据,动态监测欠薪、社保、裁员、工伤等苗头性问题,实现对行业性、区域性纠纷的主动识别与提前防控,提升劳动争议治理的前瞻性与精准性。依托“智慧仲裁”平台实现案件材料云端提交与预审,从窗口办理转向线上办理,规范仲裁办案流程,提高仲裁办案效率。运用“互联网+调解”平台开展劳动争议案件调解,推动劳动争议调解向数字化转型,实现劳动争议的跨地域处理,“指尖上的调解”让当事人“一次不用跑”即可高效化解纠纷,平台调解率达86%,大幅降低维权时间和经济成本,切实提升公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下一步,长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将坚持与时俱进,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优化服务为抓手,全面提升劳动争议处理效能;以持续提升仲裁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为构建本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有力保障。
总监制 :卢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