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泰概况 办事服务 慢客长泰
站内搜索

一张古琴  拨动两岸知音心弦

来源:作者:


古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古时,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以抚琴来陶冶情操,涵养心灵,于是留下了伯牙子期等许许多多婉转动人的典故。如今,在长泰龙人古琴文化村,一张冰弦古琴,于勾、剔、打、摘、托、擘中,清音袅袅,不绝如缕,拨动了海峡两岸知音的心弦,接续演绎着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

近年来,长泰区依托龙人古琴文化村,打造综合性、全方位、一体化的古琴非遗传承基地,以琴为媒,以琴会友,以琴促融,推动两岸古琴文化交流双向互动,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和文化认同,成为漳州市对台交流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进村学琴:沉浸体验穿透千年的天籁之音

“琴长约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在长泰龙人古琴课堂上,古琴老师黄志禄深入浅出地讲解着古琴制作结构、谱法指法和文化内涵,现场弹奏了《高山流水》。32名台湾宜兰闽南非遗文化研学团的团员端坐琴前,双手抚动琴弦,仿佛穿越千年,与古人共赴一场文化雅集。一节沉浸体验课就能弹奏一首古琴曲,更让学员们感到不可思议。“原以为古琴高深难学,没想到通过学习勾、挑等基础指法,就能够弹出一首美妙的《笑傲江湖》。”台湾学员们表示,还会继续学好古琴技艺,探寻古琴文化的深厚底蕴。

福建省非遗项目古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谢建东介绍,福建古琴是中国古琴艺术发展史上一支重要流派,萌芽于宋,繁盛于明清。两岸古琴文化同根同源,台湾古琴技艺、典籍受闽派古琴影响长达数百年,在台湾有这样一句话“朝圣古琴文化来大陆,体验古琴文化到龙人”。

2010年,谢建东带着“为古琴安个家”的情怀,在长泰建起龙人古琴文化村,成立了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致力于古琴斫制和技艺教学,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材料学技术相结合,每床龙琴均历时七年,手工斫制而成。此后,一群志同道合的琴人相守马洋溪畔,痴心探索斫琴技艺传承和古琴文化传播,渐渐地也与台湾琴友结下了知音之缘。台湾琴家陈雯、黄永明,台湾诗人萧萧、郑愁予、林焕彰,台湾学者曾永义等都曾造访龙人古琴文化村,和大陆琴友结下深厚“琴”谊。

近年来,长泰区致力推动两岸中华文化的守护与传承,发挥龙人古琴文化村在古琴制作、文化研究、艺术传播、教育研学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出琴艺学习、生活体验、文化认同三个研学精品,由龙人古琴文化村聘请30多名中国顶级古琴专家研究古琴音乐,与台湾明道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等20多所高校互设古琴教育人才基地,开设古琴选修课程、古琴专业成人本科教育,举办龙人古琴文化季、海峡两岸古琴论坛、海峡两岸人文艺术营、台湾高校龙人古琴课堂等品牌活动,吸引众多台湾古琴学者、诗人、艺术家、生活家、青年学生前来研讨、研修和研学。

入岛授琴:将闽派古琴之音传遍每个角落

聊起2019年11月19日台湾“悦琴知音”专场古琴音乐会的盛况,虽然过去数年,龙人古琴研究院副院长张锦冰依然历历在目,如数家珍。张锦冰介绍,应台湾小巨人丝竹乐团邀请,他和龙人古琴闽派非遗传承人张俊波赴台举办“悦琴知音”专场古琴音乐会。当天晚上,台湾两厅院演奏厅座无虚席,张俊波、张锦冰与台湾琴人黄永明共同演绎了《天风环佩》《长门怨》《风云际会》《潇湘水云》等经典琴曲,以飨知音。不少琴友还专门搭飞机到台北聆听。“台湾民众太热情了,对古琴的喜爱超乎想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张锦冰说。

近年来,龙人古琴深耕两岸古琴文化教育,积极搭建台湾青年学生古琴研习平台,提供教具教材、委派教师、培训师资,在明道大学等台湾高校设立龙人古琴课堂,将古琴文化列入台湾高校课程,累计讲授古琴课600节,台湾学生3万余人次参加。同时,举办“浊水溪诗歌节”“悦琴知音古琴音乐会”“望风息心古琴研学营”等各类古琴主题交流活动40多场次,带动7000多名台湾青年学生参与,深入推广了古琴技艺。

龙人古琴文化村总经理谢宗煌介绍,龙人古琴编撰出版《鹭门古琴》《中学生古琴文化教程》《闻声知道—古琴文化读本》《学古琴,赏古韵》等4部古琴著作,与台湾20余所大中小学达成古琴文化教育合作意向,组织古琴教师走进台湾大中小学校,培训台湾古琴教师,让更多的台湾青少年通过学习古琴,提升演奏技艺,感受古琴文化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心悟琴:缘于共同尊崇追求的和合理念

每天清晨,在龙人古琴新月香堂里,福建省沉香协会常务副会长、台湾制香大师陈明劻都会点上亲手调制的藏香,伴着清远幽雅、禅意缭绕的古琴声,品息袅袅的醇香,体会息止心中妄念、达至宁静无我之意境。“香不仅是佛教的供养,也为名人雅士所喜爱。古人在弹琴前,都会沐浴更衣、净手焚香,以此表达对古琴的敬畏之心,追求心灵的纯净和放松。落户龙人古琴,源于琴与香的因缘,更在于共同追求的和合理念。”陈明劻道出了入驻龙人古琴的缘由。

知音之缘,缘于心弦相扣,心念一致,心灵契合。长泰区充分发挥对台优势,着力打造两岸同胞情感融合示范样板,以两岸古琴文化交流为撬点,共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闽台特色文化,连续举办14届龙人古琴文化节,以闽台龙琴名家音乐会、闽台古琴文化论坛等形式,开展打谱创作、文化研讨、演奏技艺等学术活动,邀请两岸琴家学者齐聚一堂,参与者达3万多人次。另一方面,以古琴学术交流辐射带动多领域人文艺术融合,举办海峡两岸(漳州)青年交流周、两岸琴茶诗会、两岸古琴与戏剧研讨会、闽南诗歌节、文史哲艺多学科对话等系列活动20多场次,其中,海峡论坛子活动2场,邀请台湾诗词、书画、茶道、礼仪、戏剧、文创、雕塑等领域艺术名家7500多人次到访,吸引6000多名文艺爱好者参与,增进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和文化认同。

一张古琴,跨越海峡,弦歌不辍,联结乡愁。长泰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调兴表示,长泰区将重点打造一条以同宗同源、念祖爱乡为主题,以沉浸体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为表现形式,以龙人古琴、长泰文庙、山重迁台记忆馆等为重要节点的寻根联谊文化精品线路,传承和弘扬闽台特色文化,探索实践海峡两岸融合发展长泰样板。


《长泰乡讯》2025年6月30日第2版

来源:薛支祥  薛夏滢 图/文


本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60602号 闽ICP备16003771号
长泰区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标注原创),
未经本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公安部备案号:35062502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