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他们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是参政议政的精英力量;他们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履职尽责,持续关注民生热点,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在我区各领域中,他们主动担当作为,守正创新,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新担当。在长泰区“两会”即将召开之际,长泰区融媒体中心推出《代表委员风采》专题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代表委员们,共同感受他们的情怀与责任担当。
作为新吴村村委会委员,她扎根乡村,助力发展;作为区人大代表,她倾听民意,积极发声。她立足岗位,为乡村的振兴发展积极出谋划策,以实际行动回报群众对她的信任,她就是陈巷镇新吴村的邹海红。
作为区第十九届人大代表、新吴村村委会委员,邹海红深知肩负着选民的殷切期望。她积极主动地开展联系选民工作,常常穿梭于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与选民们促膝长谈。无论是生活中的烦恼、对乡村未来发展的憧憬,还是对政策的疑问,她都一一倾听,认真记录在案。充分发挥熟悉村情民意的优势,将晦涩难懂的政策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乡言俚语,通过组织村民大会、张贴宣传海报、上门讲解等多种形式,让村民们知晓并理解政策,为政策在基层的有效落地生根奠定了坚实基础。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使命。
乡村道路安全问题一直是邹海红心中的牵挂,她深知乡村道路是乡村发展的命脉。为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她不辞辛劳,频繁深入道路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精心规划道路走向和布局,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施工材料及时供应,工程资金合理使用。施工中,她对每个环节严格把控,哪怕是路基夯实程度,都亲自检查,不放过任何影响道路质量的细节。
新吴村7组队长 林芳发:
“以前的路又窄又小,有时甚至通行都困难。现在道路拓宽了,变得又宽又大,也好走多了。以前田里的农作物都得靠人力抬上来,现在能直接用摩托车载上来,方便太多了。”
区人大代表 邹海红:
“这条路连接着主干道,所有的农田都在道路两边,修建完以后,既有利于提高道路周边耕地的利用率,又方便农户运输肥料、农药、灌溉,能节省很多人力。”
在她的努力下,原本破损坑洼的道路焕然一新,狭窄崎岖的小路变得宽阔平坦、坚实牢固。新修的道路不仅缩短了村民出行时间,降低了农产品运输成本,还为乡村吸引外来投资、发展特色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道路建设的成功为乡村发展奠定了基础,邹海红又积极投身于产业建设。新吴村的村委班子成员普遍较为年轻,行事风格前卫,充满冲劲,邹海红亦是如此。此前村里种植的佛手瓜人工成本较高,为改变这一状况,邹海红敢于求变,经过深入调研,引入人工成本较低的百香果新品种钦蜜 9 号。
区人大代表 邹海红:
“因为当地水资源相对缺乏,所以我们都是筛选适合本地地理环境的新产品进行种植。例如,现在引进的黄金百香果钦蜜 9 号就不需要太多的水,坐果率高又更抗基腐病。”
在推广百香果种植的过程中,她积极为村民答疑解惑,传授种植技巧。村民们在种植中遇到问题向她反馈,她都会认真收集,积极联系农业农村局或百香果苗供应商咨询,及时为村民解决难题。在她的努力下,百香果种植在新吴村蓬勃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品远销多地,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
种植户 林春福:
“引进的百香果,比我们之前种植的佛手瓜,收益明显更高。消耗的人力物力也更少,不像佛手瓜,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要打理。”
区人大代表 邹海红:
“农产品在大面积种植后往往会出现价格下滑,我们会不断尝试新产品进行种植,目前,我们还开展了释迦果的试点种植,如果种植效果好,我们会逐步推广开。在农产品种植方面往往如此,头一批种植的人收益通常比较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切实保证村民的收入能够得以提高。”
多年来邹海红始终坚守“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全身心投入乡村建设,为新吴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新吴村的乡村建设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区人大代表 邹海红:
“未来,我将牢记人大代表的使命,把村民的需求放在心上,持续倾听民声。积极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全力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引入新产业与新品种,提高村集体收入,解决村民反馈的问题,落实利民措施,为村民创造更多福祉,打造工作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