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区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职尽责,不断强化自身建设,提升资政履职建言的质量,在助力我区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迈出了新步伐。本台即日起推出政协系列报道,今天来看第二集《建言资政促发展 协商为民暖民心》。
一年来,区政协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亲切嘱托,对标“四个更大”等重要要求,紧紧围绕“1658”强区工程,把机制建设作为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同题共答、同向同行的着力点,推动协商阵地持续向基层延伸、向群众拓展,聚集三大主导产业、乡村振兴等热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题协商、基层协商和点题协商,以深度协商之为,助力长泰发展之效。
区政协委员 区政府办绩效管理科负责人 杨健伟
目前我区已先后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和推进土地再开发,第一批次17宗低效工业用地试点有力推进,推动653.92亩建设用地开发,新增建筑面积约33.26万平方米,带动投资约19.49亿元,实现向“存量”要空间,转“低效”为效益,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专题建言,点题发声。上班族由于上班时间冲突而无法出庭应诉,了解到这一“堵点”之后,区政协经过调研、议题、交流探讨,成功促进“夜间法庭”的落地实施。而这,仅是长泰区政协点题协商成果之一。区政协精选基层关注度高的议题,持续开展“点题协商”,召开协商座谈会8场次,委员和群众参加150人次,形成典型案例3个,真正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
区政协委员 国网长泰区供电公司党建部副主任 潘颖
通过点题协商开展“夜间法庭”试点工作,将司法服务延伸到“八小时”之外,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让群众从中受益。作为这份提案的提案人,我倍感欣慰,我将继续积极建言献策,写出更多高质量的提案和社情民意,做一个有声音、有温度的新时代政协委员。
协商为民,离不开基层“底座”。在鲜食玉米化肥减量增效大PK活动中凭借着各项优异指标大获全胜的“减肥增效组”,是区政协“协商在乡村,聚力促振兴”的“实地转化”。近年来,区政协通过在各乡镇建立试点,依托乡村基层协商联络组建立民主协商议事会,组织委员常态化、分阶段进行视察,区政协努力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深入田头,助力产业振兴。
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岩溪镇联络组组长 陈艺徽
区政协在岩溪等乡镇设立村级政协委员联系点,组织政协委员多次开展生命公园建设、村规民约修订等专题协商议事,使政治协商向基层延伸。在区政协的指导下,甘寨村生命公园在全市率先建成投用,并在市级考评中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