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泰概况 办事服务 慢客长泰
站内搜索

长泰多措并举预防基孔肯雅热

来源:作者:


为切实做好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长泰区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全域防蚊灭蚊消杀行动,重点对绿化带、下水道等区域实施蚊媒消杀,并多渠道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全力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保障群众健康安全。

卫健局

区疾控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全域布雷图监测,动态掌握蚊媒密度变化。建立“监测-预警-处置”闭环机制,精准指导消杀工作,辖区医疗机构同步落实环境卫生整治,每周对院区绿化带、垃圾桶、排水沟等重点区域实施全覆盖消杀,通过公众号推文、健康宣传栏、现场宣教等线上线下形式,普及防控知识,筑牢健康防线。

岩溪镇

岩溪镇各村(社区)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与防蚊灭蚊专项行动,聚焦清理居民房前屋后各类瓶瓶罐罐中的积水,全面排查处置天台、楼顶、空置院落和闲置地块中的小型积水容器,切实清除蚊虫孳生环境,从源头控制蚊媒繁殖。同时,对背街小巷、绿化草丛、污水厂周边、下水道等成蚊聚集区域实施全覆盖药物消杀,有效降低社区蚊虫密度。截至目前,共出动1700余人次,清运各类垃圾杂物230余吨,居民庭院、公共区域环境面貌显著提升,切实筑牢群众健康防线。

长泰经济开发区

长泰经济开发区组织辖区内各村居积极开展清垃圾、清积水,动员群众做好房前屋后卫生,清理积水容器,环境整治后再开展灭蚊消杀工作,主要喷洒阴暗潮湿,杂草丛生等容易滋生蚊虫的地方。

武安镇

武安镇组织各村(社区)人员对公共区域、卫生死角进行了全面清扫,并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主动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重点清理闲置瓶罐、废旧轮胎、水生植物容器等各类小型积水容器,并科学有序地开展灭蚊消杀工作,组织专业消杀队伍针对蚊虫易滋生的重点区域,如阴暗潮湿的角落、草丛、绿化带、下水道、垃圾堆放点等,进行了集中式的药物喷洒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成蚊密度,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陈巷镇

陈巷镇以“清积水、防疾病、优环境”为核心,组织开展清积水爱国卫生专项运动,全面消除病媒生物滋生隐患。各村安排116名志愿者、清理人员重点对辖区内沟渠、绿化带、废弃容器等易积水区域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并通过小微权力群等渠道积极向群众普及积水孳生蚊虫危害,呼吁群众翻盆倒罐、清除积水,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

枋洋镇

枋洋镇各村开展预防基肯孔雅热爱国卫生运动,号召村民清理房前屋后的盆盆罐罐,倾倒积水,安排环卫人员清理沟渠淤泥、杂草和积水路面,并及时进行垃圾清理转运,减少蚊虫滋生。

坂里乡

坂里乡共组建了7支专项工作队伍,每支队伍配备专业消杀人员、督导员及后勤保障人员,明确分工职责。专项队伍划分责任片区,对辖区内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无死角、无遗漏。针对蚊虫主要孳生于积水环境的特点,专项队伍将室外清积水作为工作核心,全面开展环境整治。

古农农场

针对高温、多雨、潮湿等气候特点,古农农场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加强肯雅热、登革热等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及时组织清理各类垃圾、规范处置污废水、实施沟渠清淤等工作,累计清理垃圾500余吨,有效消除病媒生物孳生环境。于雨后等重点时段集中开展药物喷洒和蚊虫消杀工作,共计发放消杀药水500余斤、驱蚊蚊香2000余盒,组织消杀作业50余次,覆盖面积达60平方公里。通过多种渠道增强职工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充分调动各家各户主动参与家园清洁的积极性,督促落实房前屋后及时清扫,共同营造良好卫生环境。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紧扣“预防为先、防治结合”原则,细化任务,明确各村(场、社区)职责,发动干部群众参与,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成立志愿队伍,对旅游区各村(场、社区)卫生黑点进行全面清理。重点清理废弃容器、塑料瓶、堵塞沟渠等积水点,成立消杀队伍,对公共厕所、排水沟、菜市场、地下停车场等蚊虫易孳生区域喷洒灭蚊药剂,截至目前,共出动1500余人次,清运各类垃圾杂物260余吨,消杀面积得到全面覆盖,蚊虫密度得到有效控制,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得到坚实保障。

林墩综合服务中心

林墩综合服务中心近期组织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动员56名党员志愿者实行网格化分工,联合群众共同参与,深入各村开展入户宣传,通过现场讲解普及防蚊灭蚊知识,增强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同时,组织环卫人员全面清理房前屋后积水容器,整治沟渠淤泥、杂草及积水路面,及时清运垃圾,累计清理积水近200处,从源头减少蚊虫滋生。此外,安排专业消杀队伍对街道、绿化带、垃圾桶周边、下水道等重点区域进行多次集中消杀,确保全覆盖、无死角,切实筑牢疾病防控屏障,改善环境卫生,保障群众健康安全。

来源 :区融媒体中心综合
编辑 :许晓聪
责编 :邱怡腾
监制 :谢小泳

总监制 :卢和平

本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160602号 闽ICP备16003771号
长泰区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标注原创),
未经本中心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公安部备案号:35062502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