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乡村
“财富密码”
在长泰的绿水青山间,乡村振兴正迸发多元活力:林墩溪的碧水激荡赛事经济,陈巷镇新吴村的沃土孕育飘香苷茶,广袤田野上空无人机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多元产业协同发展,正为长泰乡村注入澎湃活力。
林墩碧水“赛”出经济新活力
入夏以来,长泰区林墩办事处便热闹非凡。清澈的溪水边,“梦幻”鱼鳞坝亲水平台上游客们欢声笑语,尽情享受玩水的乐趣;赛场上,运动员你追我赶,激烈的赛事吸引着众多观众的目光……然而,过去的林墩并非这般美好。
曾经,林墩因石板材加工导致生态环境一度遭受严重破坏。自2019年起,林墩果断关停1098家石材加工厂,大力开展流域综合整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使得林墩溪重现清澈,水质从劣五类提升至二类,甚至在某些时段达到一类标准。而这湾碧水,便成为林墩转型发展的宝贵资本。
新吴“苷茶” 香飘致富路
在距离林墩不远的陈巷镇,200亩苷茶树正静静生长着。新吴村,这个坐落于吴田山半山腰的小村落,平均海拔650米,空气清冽,生态绝佳,水质富硒,本是得天独厚的“绿色宝库”,然而,与这满山翠绿形成反差的,是2022年以前村财收入,几近于零的窘迫现实。
“守着金山银山,却换不来真金白银”,这份巨大的落差,如同沉重的磐石,压在新吴村党总支书记林湧铨的心头。如何唤醒沉睡的青山,让这满眼的绿意化为富民强村的发展动能?这成了村党总支书记林湧铨日思夜想的头号难题。
转机出现在2023年,陈巷镇党委引导新吴村与漳州吴田山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开展“村企合作”。历时一年多,将到期对外发包的399亩山地收回,盘活周边零散山地资源,整合出685亩山地资源,为产业发展备足了“粮草”。
2024年1月,在陈巷镇党委和吴田山生态发展联村党委的积极牵线搭桥下,新吴村与长泰花仙谷休闲旅游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总投资2亿元的苷茶产学研康养旅项目在新时山地落地生根。
项目总占地约800亩,种植200亩苷茶,300亩紫花风铃木和黄花风铃木等乔木,硬化道路约8公里,配套绿化、亮化工程,延伸产业链,建设苷茶加工观光工坊、文化馆,打造特色康养旅基地。
项目的实施,为新吴村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林湧铨算了笔账:“30年土地分红预计568.15万元,较上一轮承包价增加555.15万元,增长42.7倍。每年可增加20万元村财收入,苷茶产业达产后也可产生税收达200万元以上。”。
同时,采茶季节还将为本村及周边村民提供40个长期就业岗位与100余个短期岗位,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收入不比外面差,还能照顾老人孩子,真是两全其美。”新吴村村民林大哥说。
新吴村通过苷茶产业,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的源头活水。“这满山的翠绿,如今真正变成了乡亲们口袋里的‘真金白银’,村子也终于有了持续发展的底气。”林湧铨感慨道。
新吴村通过发展苷茶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村还是那个村,如今不再贫瘠;人还是那些人,却有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新机遇。
无人机赋能农业现代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长泰区陈巷镇,福建翔云天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操作员正在操控无人机为农作物喷洒生物农药,植保无人机以3米/秒的速度匀速飞行,雾化药液精准覆盖叶片背面,2分钟即完成一亩地的作业。
“低空经济纳入国家战略,无人机产业前景广阔。”公司总经理连泽霖表示,“我们将同步完善基础设施与规范,释放长泰‘空中生产力’更大潜能。”据了解,目前,翔云天科技已培养持证飞手150余人,涵盖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及返乡创业青年。从“会种地”到“慧种地”,长泰“空中生产力”的释放,不仅为农业现代化插上了科技翅膀,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低空新蓝海”。
总监制 :卢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