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开栏语
长泰自古以来,山川秀美,诗意盎然。境内峰峦如聚,俊俏挺拔,朱熹、曹学佺、何乔远游历于此,并留下名篇佳句。本公众号特开设“长泰美景”专栏,带你走进多彩多姿的山水画廊,体验厚重浓郁的人文之炫,凝聚“爱长泰、美长泰、兴长泰”的强大合力。本期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将军第。
称为“将军第”并非骁勇沙场将军的府第,而是著名印尼华侨汤河清在家乡的住宅。当地百姓都说:这里不仅出了个将军,连“将军第”三个字也是清廷重臣李鸿章亲笔题写的。况且,“将军第”门前还有长泰区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标识。应该说,此府第的命名应该有一定的故事吧!
既然称“将军第”,那一定有一位将军吧!这位将军的名字叫汤河清,乳名渗,清道光十年(1830年)出生于长泰区坂里乡春芳社(今新春村),13岁往荷印望加锡谋生,初当小贩、接着开水产店,继而创办顺源公司。当时,顺源公司还购置了“顺风号”商轮运货,往返于厦门——印尼。其时,凡有汤姓族人出洋都可免费乘坐“顺风号”,凡是坂里的异姓同乡出洋,乘“顺风号”也可得到优惠。同时,汤河清又在望加锡创建了“崇本堂”,作为纪念宗祖的活动场所,又作为接待故里乡亲的地方。凡到望加锡谋生的族亲或同乡,可在“崇本堂”免费食宿,每人还可领到一套衣裤、30至50银元生活费,直至找到工作。由于汤河清热情为远离故里的乡亲提供了种种方便,因此当时坂里出洋谋生的人尤其多。汤河清也因在华侨社会中享有声誉,被荷印殖民当局任命为苏拉威西望加锡华人甲必丹。
汤河清事业有成后不忘故国家园,做梦都在想有朝一日衣锦还乡,大兴土木,以耀祖荣宗,福荫子孙。但是,在清朝,社会各阶层等级森严,对府第房屋规制皆有规定,不同级别的人,住宅的面积大小、间数多少及规制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家国系心底,大义薄云天。光绪初,山西遇特大灾荒,清光绪三、四年(1877、1878年),清廷实行“荒政捐输”。具有朴素爱国主义思想的汤河清慷慨赈济1万石谷物及13万元大洋,受到清廷的嘉奖,御赐赏戴花翎副将衔,并允许在其家乡坂里敕建将军第。据说当时,朝廷重臣李鸿章还亲自接见汤河清,并挥毫写下“将军第”三字相赠。
清光绪六年(1880年),汤河清开始筹建将军第,花了十多万元大洋和两年时间建成,至今已有百多年历史。将军第规模宏大,由大埕、花圃及建筑群三大部分组成。大埕在建筑群大门前,分内、外两个埕。内埕有一口水井,埕前建有2米高的围墙,围墙的正中处建有一座八仙亭,甚是宽广。走过八仙亭这座门亭,就是外埕,外埕前种了一片龙眼树,相传,其中有几棵还是汤河清亲手栽种的,外埕还配套一个半圆形的泮池培植莲花,颇显温馨宁静。建筑群的左边有花圃,四季花香;右边有天然涌泉池,泉水清澈。给人一种布局严整庄重的感觉。
建筑群为石、砖、木结构,硬山顶燕尾脊式板瓦屋面,由主体建筑、两侧护厝和后围厝组成“同”字形结构。建筑群总占地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共有34个房间,9个厅,10个天井。两侧护厝与主体建筑之间形成狭长的天井,使主体建筑免受夏季炎热的穿堂风的影响。护厝与主体建筑又有左右两边门相接,且正堂还有两个后门通往后围厝,使得内部联系更为便捷,更为优越。目前,两侧护厝和后围屋比较老旧,还有居民居住。
由于汤河清有副将的头衔,主体建筑的面积和规制皆可按将军的级别建设。总的来说,建筑特点是闽南特色建筑。
主体建筑五开间,两落一进院,总面阔20.4米,总进深21.4米,建筑面积439平方米,由大门、前厅、天井、主堂组成。
1942年日军侵占望加锡,汤龙飞率领侨胞奋起抵抗,因寡不敌众,汤龙飞同他四个儿子汤国梁、汤国山、汤国振、汤国政,还有他两个女婿同时被俘。据汤其搏回忆,汤龙飞被俘后,日本人以金钱利诱、威胁恐吓,汤龙飞都不为所动,七人被日军杀害,汤龙飞时年70岁。望加锡收复后,当地政府多方寻找汤龙飞等7人遗骸,重新安葬,并建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本岛华侨殉难纪念碑。纪念碑落成之日,望加锡降半旗致哀。至今,纪念碑犹在。
坂里乡现有旅居海外侨胞176户、4266人,其中印尼侨胞3531人,占坂里海外侨胞总数的82.7%,主要聚居于印尼望加锡,大部分是新春村汤氏子孙后裔,与坂里宗亲联系最为频繁,每年均有1—2次海外侨胞组团回乡寻根谒祖。代表人物:汤登育、黄惠珍、汤河清、汤龙飞等,代表建筑有侨史馆(将军第)、大夫第、崇本堂、龙显宫等。
长泰侨史馆,位于新春村顶厝。前身为汤河清故居“将军第”,建于清光绪6年,“同”字形平房结构,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共有34个房间、9厅、10天井,属宫殿式造型。清光绪中叶,侨胞汤河清捐赠谷物1万石、银圆13万赈济山西大灾荒,受到清廷嘉奖,赏花翎副将衔并敕建“将军第”。1993年,汤河清曾孙汤仲宣将“将军第”捐给政府作为新春小学宿舍使用,支持政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13年,“将军第”列为长泰县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坂里乡继续投资150万元改造提升“将军第”并建成“长泰侨史馆”(2022年11月开始筹建,2023年7月正式揭牌开馆),设“千里烟波、落地生根、梦里家山、寻根溯源、喜结连理、落叶归根、一脉相承、侨联五洲”10个展区,陈列图文展以及相关生产生活用具、侨批档案、侨史文献、证件证书、奖章奖牌等侨史实物资料1000余件(套),同时融入多媒体、VR动画等辅助系统,展现长泰华侨发展史,弘扬华侨爱国精神,现成为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内外华裔寻根谒祖文化交流基地。
迢迢云海隔,辗转故乡音;寻得府第在,欢情抵万金。如今,昔日将军第与今朝侨史馆相得益彰,而且成为汤氏族人引以为荣的象征;成为海内外乡亲向往的地方;成省内外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总监制 :卢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