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长/泰/乡/村
随着乡村振兴大走访持续深入开展和全域旅游发展的浪潮涌起,长泰乡村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宁静古朴的村落,到风景如画的田园;从历史悠久的古迹,到充满创意的乡村新业态,长泰的乡村已成为融合了自然之美、人文之韵与现代旅游元素的魅力之地。为助力2025年漳州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的开展,长泰区融媒体中心特开设《长泰乡村》专栏,以多视角展现长泰历史文化名村底蕴,呈现新时代乡村振兴新风貌新形象,讲好长泰故事,推动长泰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本期《长泰乡村》专栏,让我们走进坂里乡高层村。
高层图画新
畲汉一家亲
穿过“畲汉一家亲”的特色寨门,便踏 入了高层村。远山如黛、云雾流动、碧波荡漾, 洋楼错落有致、村道平坦整洁……是一处令人神往的诗意田园。
高层村
但谁也不曾想到,早些年这儿却是另一番景象——300 多人的畲族村落座落于深山老林,交通闭塞,匪祸虎患丛生, 84 岁的蓝亚木老人记忆犹新,“以前就蜗居在简易土坯房里,年年守着寸田断崖靠天吃饭,好不容易等到收成时还得与虫鼠鸟兽抢口粮,日子十分艰苦!
高层村有一千多人口,下辖 17 个自然村、11 个村民小组,其中石示头自然村最特别,是全区唯一一个少数民族畲族聚居地,畲族人口约占总 人口的五分之一。上个世纪 70 年代,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扶持下,上石示头4户畲族村民搬至半山腰后,部分畲民也随之搬迁到下石示头。至 1996年,上石示头仅剩下10 户畲民。后来,乘着易地搬迁的好政策的春风,村 里分别于 1997年、2007年将住在山上的畲族群众全部搬迁到石示头新村,新村占地面积7亩,彻底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房难住、路难行、水难喝” 的状况,畲族和汉族共同居住在一起。
如今,村民蓝亚木住进了三层小洋房,阳台是精致的弧形,外墙面贴 上了白瓷砖。和蓝亚木一样,畲家人纷纷“上了楼”,坐拥良田美景、溪 水环绕的新农村,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畲家人自称“山哈”,意为“山里的客人”。如何帮助“山哈们”脱贫致富、解决居住就业等民生问题, 一直伴随着高层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坂里乡高层村坚持以共同家园、共同富裕、共同进步为目标,在致力于畲乡文化挖掘传承的过程中, 持续推动“民族特色村寨 + 文化 + 生态 + 旅游” 等融合发展,推进民族特色村寨提档升级, “畲汉一家亲”成为村里发展最坚实的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
高层村
高层畲民的居住史可以追溯到明万年年间, 相传以蓝悦为首的畲族先人 从外地迁徙到山顶的月仔林居住。至于从哪里迁徙来的,没有明确文字记载,据村中老一辈人回忆,多数人称祖先来自安溪县湖头乡,也有人称来自漳浦石椅村。繁衍三代后,因从外地迁居、属少数民族、 族人人口稀少等,经常受到欺负和 抢劫,畲民被迫再次迁徙,在第四世族人蓝惠园的带领下,在石示头村开 荒种地,繁衍至今15代人。几百年来,这里的畲民仍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和风俗。
对高层村来说,“畲”字招牌就是村里的财富。打好这张牌,先得加 大对高层畲族村的保护和投入,完善畲族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村寨大门、 风景亭及畲族文化广场,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畲族文化, 关于这些投入,村民们无不拍手称赞。
畲族节目
硬件提上去了,还得练好“核心”—— 传承和保护好畲族文化。在这件大事上,村民们同样心齐得很!村里组建起了一支20多人的畲舞畲歌表演 队,编排“火把舞”“美丽畲乡欢迎你”“新嫁娘”等歌舞节目, 挖掘“猪 头肉”“乌米饭”“畲家酒”等传统特色美食,在畲族传统节日展演特色传统节目,吸引游客前来体验畲家民族文化。乡村农旅项目搭建的演艺舞 台上,展示畲族山歌、舞蹈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了,高层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畲村,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村,并作为巩固提升漳州市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重点村。2022 年 12 月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区重点单位。
得益于共建共享的共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畲族与汉族居民齐心 协力、携手奋进、共同奋斗。
高层村
高层村自身地势其实并不高,只因四面环绕的山一层高过一层,而得此名。长泰第二大河流 —— 高层溪自安溪龙涓宝都奔流而下,横过村庄,再汇入附近的九龙江北溪。
在交通不发达的岁月,水运是最快捷、最方便、最高效的运输。因此,高层虽是长泰最偏远的山村,但自古就是交通要道。
据传,最高峰时,村里有二十多只梭子船,专门搞水上运输,村里的不少年轻小伙选择当起船工。梭子船,船头船尾两头尖,宽 1.5 米,长 10 米左右,可加装风帆,载货量可达 2 千斤。高层村山高林密,木材和竹子较多,梭子船将木材、竹子, 还有茶叶、粮食、烟丝、桔子等土特产运送 至北溪。早年安溪龙涓华侨通往印度尼西亚,也多经此路。1975 年元旦,汽车通到高层,至此长泰村村通公路。后来又修建了连接利水和龙涓的公路, 现在水泥路四通八达。
陆运逐渐取代了水路,虽不见昔日船来船往、码头人来人往的繁忙景象, 可两岸护岸景观有序推进,缓缓流动的溪水与翠绿的绿水相映成趣, 既避免了洪涝灾害,又成为村里人日常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村里的年轻人没有“等靠要”,勇敢地走出村庄,从事路上新“船运”—— 物流,有人成功后,又乐于“传帮带”,抱团发展,也为当地农产品带来 了发展契机。
立足高层村地处山区、土地肥沃的实际,在县乡有关部门的引导下, 村民们在山上种植竹笋、花卉、苗木,在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田地里种植冬瓜、韭菜和辣椒等蔬菜,成立畲山果蔬花卉专业合作社等,引进台湾 高优特色农业品种,发展农业加工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了竹笋加工、大棚种植等特色优势农业,不断解锁致富密码,纷纷走上发家致富的“快车道”。
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名贵中药“砂仁”。据长泰县智彬春砂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介绍,长泰砂仁属热带植物,成熟期8到9月,这阶段需 要高恒温所在地这时温度都35℃以上,而高层种植基地的海拔只有50多米,基地采用林下种植,免去施肥和喷药,免去人工授粉环节, 保持昆虫授粉,保持野生自然成长成熟状态, 比高海拔生长的砂仁成熟度更高更均匀更饱满。合作社注册了“高层红”商标品牌,先后被评为“农产品流通示范户”“区级示范合作社”“十佳伴手礼”“市级十佳伴手礼”。
“外面千好万好不如自己的家乡好”,看到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展 现出的发展潜力,80 后回乡创业者陈明辉袒露心声。陈明辉在外闯荡多年 后,决定把城市共享理念带回家乡,依托高层村自然风光秀丽、畲乡文化 底蕴深厚的优势,打造集休闲、观光、康养、研学、农特产品展销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不久前,陈明辉还被村里推举为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
陈明辉充分发挥自身电商优势,以村企合作形式,对旧糖厂、闲置教 堂及周边空地进行改造,建成运营服务中心,配套可移动民宿 20 栋,建设有机农业示范田 100 多亩,引导村民参与有机蔬菜种植,并规范生产安全 标准、统一销售管理,以点带面,实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村子农业现代化走上新阶梯。
2023年的夏天,天绘“童年公益绘画”暑期夏令营活动在高层村开班, 让见惯了钢筋高楼的学生们倍感新奇。村里向村民租用闲置民居 20 多间作 为学生住宿,并统一餐标提供三餐和本地果蔬伴手礼。仅这次活动,就带动房屋出租及餐饮用餐约 9.6 万元、农特产品销售约 2万元。
总监制 :卢和平